为什么当代科学家都如此平庸乏味?浅析科学如何以牺牲智力与创造力为代价筛选毅力与合群

原文:Why are modern scientists so dull? How science selects for perseverance and sociability at the expense of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 PubMed (nih.gov)

摘要

问题:为何众多当代顶尖科学家如此平庸乏味,且缺少科研雄心?

回答:当今科学界的选拔机制正在无情地将富有想象力和独特思维的人才排除在外。从教育到培训再到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人们往往更青睐那些循规蹈矩、讨人喜欢的个体,而忽视了真正聪明且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科研训练周期的不断延长,加上科研人员独立性的逐渐削弱,正在逐步淘汰那些立志于开展「革命性」科学研究的人才。相反,那些勤勉努力、善于社交的个体因为更适合从事渐进式的「常规」科学研究而备受青睐。毫无疑问,高智商(IQ)是进行革命性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教育成就不仅取决于智力,还与个人的尽责性密切相关。有趣的是,这两项特质之间并不存在强相关性。因此,那些致力于培养潜在革命性科学家的顶尖科研机构,在选拔人才时不应仅仅依赖考试成绩。他们还需要借助智商测试来发掘那些智商很高,但学业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的「潜力股」。除了高智商,卓越的创造力也是革命性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要素。创造力很可能与 Eysenck 人格理论中「精神质」的中高度表现相关。具有这一特质的人往往表现出自我中心、不随大流、富有冲动性和追求刺激的倾向。同时,他们在认知方面具备流畅的思维、丰富的联想能力,能够快速产生多种创新想法。然而,当前的科学界更倾向于筛选尽责性和宜人性高的人,这无形中抑制了精神质的表现,从而限制了创造力的发挥。我提出的新选拔方案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大胆:根据高智商和中等偏高的精神质来选拔精英革命科学家。这种方法乍听之下似乎是在培养天才骗子和江湖术士。因此,我们还需要引入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真理的无限追求。理想的革命性科学界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它欢迎那些才华横溢、富有灵感、特立独行甚至有些古怪的人才,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真理的探索中。

引言

为何当今众多顶尖科学家显得无聊透顶,缺乏科研抱负?简而言之,这是因为科学界的选拔机制正无情地将那些富有趣味和想象力的人才淘汰出局[1]。

从教育、培训到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选拔过程往往青睐那些勤勉守规、善于社交的人,而将聪明有创意的人才拒之门外。随着「同行评议」机制在科学界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科学家的亲和力与社交能力被推崇备至,甚至超越了那些才华横溢、洞察力强,但性格直率、反叛权威的真理探索者——后者在过去常常是最杰出科学家的典型代表。

如今,绝大多数资深科研人员都经历了严格而漫长的教育、筛选和训练过程。然而,现代科学界这种严苛而持久的选拔机制,反而确保了那些最终脱颖而出、获得长期科研职位的人,往往并非能够开展顶尖、革命性科学研究的人才。这些科研人员可能非常高产,且善于遵守社会规范,但他们的智力水平仅略高于平均,并且可能缺乏想象力[2]。

(当然,这种对平庸乏味的指责可能不太适用于正在阅读本文的科学家,而更适合用来形容普通科学家。毕竟,大家普遍认为,阅读或在 Medical Hypotheses 上发表文章的人都不是典型科学家,他们往往来自科学界中更加绚丽多彩的那一端!)

现代科学的乏味趋势

现代科学已变得过于平庸乏味,难以吸引、留住或提拔那些最聪明、最具创造力的人才。特别是,在有机会开展自主选择的独立研究之前,需要经历长达 10 年、15 年,甚至 20 年的研究生「培训」,这足以让几乎所有充满活力或自尊的人望而却步;更遑论那些对创造性工作怀有强烈使命感的人,他们必定会被彻底排除在外。即便熬过了这十年、二十年的「培训」期,科学家最可能面临的前景不是研究由资金可得性而非科学重要性决定的课题,就是在他人的研究机器中充当一颗小小的齿轮。无论是哪种情况,科学家都只能研究别人的问题,而非自己的。那么,又有哪个严肃的知识分子会将这样的前景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呢?

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和结构已经变得缓慢。翻阅 1960 年代中期之前活跃科学家们的回忆录,你会发现当时的科研氛围灵活敏捷,步伐迅速,同时在目标设定上更具长远眼光。研究者可以自由追随意外发现的线索。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能开展真正独立的研究,这在当时司空见惯。对于这些科研工作者来说,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到进步,沉浸在令人振奋的创新氛围中。

如今,成为一名科学家的训练过程俨然变成了一场漫长的延迟满足锻炼。培训年限不断延长(即让研究者将大量时间花在完成他人认为「必要」的任务上,而非追随自己的兴趣),同时,要求更多的前期规划、委员会审批和后勤安排。雪上加霜的是,大量与科研无关的繁琐官僚程序正在激增,不断消耗研究者的宝贵精力。

科学研究和讨论的时间尺度已经从以天、周、月计,延长到以月、年、十年计。然而矛盾的是,对持续高产出的年度要求,却将研究成果的预期周期压缩到了最多 3-5 年。在这种环境下,投入时间和承担风险去进行雄心勃勃的科学研究,无异于职业自杀[2]。归根结底,科学研究的节奏变慢了,但科学的时间视野却收窄了。现代科学陷入了既乏味又短视的困境:这是最糟糕的双重夹击!

苛求超凡的毅力会筛去智力与创造力

在现代科学界脱颖而出的人,往往拥有一种堪称超人的品质——毅力。这种毅力使他们能够为追求目标而长期坚持不懈,面对困难与挫折仍毫不动摇。即便看不到眼前回报,甚至无法确定最终是否成功,他们也能持续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因此,现代科学对毅力设置了极高的门槛。缺乏这种毅力的人,往往从一开始就望而却步,不敢涉足科学领域。即使进入了这个领域,在积累足够资历和经验、最终能够独立研究的过程中,许多人也会被淘汰或排除在外。毅力还有一些近义词,如「自律」、「坚毅」[3-5],以及「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尽责性」(简称「C」)[6]。

其次,这类人通常还需要在「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Agreeableness,简称「A」)方面表现出色。这一特质涵盖了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与团队和谐相处的本领,以及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品格[6]。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尽责性和宜人性无疑都是值得赞赏的特质。大多数人都向往生活在一个以尽责和友善的人为主的社会中。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较高水平的尽责性尤其能够预示更出色的工作表现[7]。然而,在顶尖的革命性科学领域取得成功,所需要的素质与社会整体所推崇的有所不同。虽然高度的尽责性和宜人性能够塑造出优秀的公民和员工,但如果在特定群体中过分追求这些特质的平均水平,就只能以牺牲其他重要属性(如智商和创造力)的平均水平为代价。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在开展最高层次的「革命性」科学研究时,尽责性和宜人性并非最为关键的特质[9,10]。(革命性科学是指能够改变科学发展方向的研究[9];革命性科学家则是致力于这一目标,努力发展全新理论或方法的人[10]。)事实上,在革命性科学领域取得成功,最为重要的素质是智力和创造力[8]。更有证据表明,过高的尽责性和宜人性可能会阻碍科学天才的成长,甚至与之水火不容。这是因为勤奋和友善这些品质只有在服务于有价值的科学目标时才能发挥作用,而不应将其本身视为最高的科学价值准则。

高智商在革命性科学中的决定性作用

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和成为一名富有原创性、雄心勃勃的革命科学家,这两者在人员要求上存在某些方面的对立。这本不应令人惊讶,然而其影响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被忽视和漠视。

在「常规」科学领域——即旨在基于现有理论和知识逐步推进的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的可靠性和专业技能至关重要[9,10]。现代科学的主体部分属于「常规」科学,这也是过去 60 年来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大幅增长的主要方向[11,12]。从事这类研究的科学家无需特别具有创新精神;相反,他们需要勤勉、一丝不苟,并在思想和方法上保持审慎态度。鉴于常规科学研究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科研人员若能善于社交并遵守团队规范,将会获得显著优势。高智商在常规科学研究中同样重要,这一点与其他几乎所有职业领域相似[13]。然而,在常规科学的「问题排查」环节中,高智商可能更为关键——这有助于确保研究方法的有效实施和问题的顺利解决。

因此,对于常规科学而言,高尽责性似乎是不可或缺的,高智商和高宜人性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创造力可能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对于革命性的科学研究而言,智力和创造力是两大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相比之下,尽责性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科学家能够,并愿意长期深入研究他所钟情的科学问题上。值得注意的是,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所需的毅力,远远不及长期致力于非科学问题(如在学校求学或获取第一个学位时)或他人的科学问题(如在研究生阶段或从事博士后研究时)所需的毅力。

一般智力(又称「g 因子」智力),即通过标准 IQ 测试所衡量的智力,是进行顶尖科学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心理要素[8]。事实上,只要深入理解 g 因子智力的本质和精英科学的特性,就不难发现高水平的一般智力对革命性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14]。对杰出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这些人通常拥有远高于平均水平的智商,超出几个标准差[8]。(注:在英国,随机人口样本的平均 IQ 被设定为 100,标准差为 15 分。其他国家在对照英国 IQ 标准时,可能会呈现不同的平均值和分布。)

1926 年,Cox 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通过间接方法估算出过去「天才」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 135 到 175 之间,这一水平位居人口的前 1%(引自[8])。然而,这种研究方法所得出的测量结果精确度有限。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Roe 采用了更为直接的方法,她对 23 位极其杰出的美国科学家进行了智商测试[15]。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科学家的智商中位数为 166,最低为 121,最高达到 177(177 约为平均水平以上 5 个标准差,同时也是测试的上限;如果没有这个上限,某些受试者的得分可能会更高)。

研究表明,极高的智商似乎是几乎所有顶尖科学家共有的特征,这意味着高智商可能是成为顶尖科学家的必要条件之一。从某种角度来看,成功的革命性科学家很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智力最为卓越的一群人。Roe 的研究进一步指出,成功从事革命性科学研究的最低智商门槛可能在 120 左右。在英国,这一智商水平位于人口的前 10%;在平均智商略低于英国的美国,则大约位于前 7%;而在一些平均智商高于英国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如台湾、新加坡或香港,这一水平则约为前 15%[16]。

此外,对「天才儿童」(即在标准化智商测试中得分极高的儿童[17,18])进行的前瞻性追踪研究表明,这些儿童在科学考试中展现出远超常人的能力。他们在顶尖大学获得纯科学、医学或工程学博士学位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这些孩子往往倾向于在本科和博士阶段选择科学相关专业(如数学、纯科学、工程和医学)作为职业发展方向。在科学界精英评价体系中,如被选入重要学术团体的比例,他们的表现也远高于平均水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评价标准大多没有区分常规科学和革命性科学。

总的来说,在革命性科学领域取得成就几乎必定需要极高的智商;过去,高智商常常与选择科学作为职业以及在科学领域表现出色密切相关。然而,当今的科学界很少直接使用智商测试作为选拔标准;相反,考试成绩或其他教育指标通常被赋予最大的权重。因此,我们无法准确判断现代的选拔、教育、培训和职业体系对那些坚持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和最高智商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尽管目前尚无法精确量化影响程度,但假设科研人才的智力水平并未显著提升,且专业科学家群体的规模也未缩减以形成更精英的队伍(事实上,科学领域的就业人数已增长数倍),那么当前的科学人才选拔方式很可能正在降低长期科研人员的平均智商。

智力与尽责性:教育成就的双重预测指标

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表明,包括考试成绩在内的诸多教育成就,都可以通过结合「能力」和「努力」来预测(详见参考文献[19])。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这意味着一般智力(g 因子,通常用 IQ 表示)和「大五人格」理论中的尽责性(C)特质是影响教育成就的两大核心因素。

智商(IQ)和尽责性(C)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这个方程表示:

IQ × C ≈ 教育成就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乘法公式准确地反映了一个关键事实:如果智商或尽责性中的任何一项为「零」或极低,都将严重阻碍个人取得显著的教育成就。)

上述等式源自 Lynn [19]的研究。Lynn 最初提出了一个更通用的公式:「智商 × 尽责性 × 机会 = 成就」。然而,在本文中,我省略了「机会」这一因素,主要基于两点考虑:其一,机会这一因素难以准确量化评估;其二,在发达社会的一般环境中,当我们控制了智商(可能还包括性格特征)这一变量后,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机会的差异会对教育成就产生显著的系统性影响[14,20]。

因此,从初步的角度来看,智商(IQ)[13,14,21]和尽责性(C)[3,22-25] 是预测个人教育成就最为可靠的两个属性。尽管智力和尽责性并非影响教育成就的唯一因素,但它们可能是最为关键的。考虑到其他因素要么缺乏确定性,要么难以量化测量,本文将专注于研究智商和尽责性这两个核心因素。

智商、尽责性与教育成就之间的相关程度会因研究对象、教育测量的内容和性质,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传统观点认为,相比于性格特征,智商在预测教育表现方面更有效[13,14,21,22],但这种情况并非绝对[3]。我个人推测,近几十年来,智商在预测教育成就方面的能力很可能已经有所下降,而尽责性的预测能力则有所提升。这种变化可能源于教育过程中对尽责性要求的不断提高。

智商与尽责性相关性不高,筛选尽责性倾向于降低平均智商

从个体层面来看,智力与尽责性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然而,不同的群体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特别是那些跨越不同社会阶层、种族群体或国家的广泛样本研究,发现智商(IQ)与尽责性(C)相关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6,19,26]。与此同时,许多研究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5,27],还有一些研究甚至发现智商与尽责性(C)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8]。

这些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很可能源于受试者的选择方式。我推测,当研究样本在教育程度、社会阶层或种族背景上差异很大时,智商(IQ)和尽责性(C)之间可能会呈现正相关。然而,当研究控制了社会阶层或教育程度因素(比如只选取大学生作为样本)时,这种相关性可能会消失,甚至变成负相关。这是因为相同的教育成就可能是智商和尽责性(C)不同组合的结果。举个例子,一个智商较低但更加勤奋的人可能会在考试中取得与一个智商较高但不那么努力的人相同的成绩。

换言之,当我们将研究样本限制在一个狭窄的教育程度范围内,从而使教育程度这一变量保持相对恒定时,智商(IQ)和尽责性(C)之间可能会呈现出反向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上述方程的反向版本来表示:教育成就 $\approx \mathrm{{IQ}} \times \mathrm{C}$(其中 C 代表尽责性)。这个公式暗示,在教育成就相同的情况下,较高的智商可能对应较低的尽责性,反之亦然。

然而,智商(IQ)和尽责性(C)之间缺乏强相关性,这意味着当科学界对毅力有极高要求时(例如,只有完成博士学位和 6 年博士后研究的人才有资格被选中),这种提高的平均尽责性水平必然会以牺牲其他能力为代价,包括智商。在教育水平保持不变,且智商(IQ)和尽责性(C)呈反比的情况下,这种效应会更加显著。即便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明显关系,选择尽责性更高的人也往往会导致平均智商的下降。

举个例子,假设一所大学正在从申请者中选拔前 10% 的人进入博士项目。平均而言,被录取的人在智商和尽责性两方面可能都处于前 10%。在这个平均水平上下,有些人可能更勤奋但不那么聪明,而另一些人可能更聪明但不那么勤奋。(那些在智商和尽责性两方面都高于前 10% 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去排名更高、门槛更高的大学就读。)

让我们假设一个情景:达到某一教育水平所需的尽责性标准提高了。例如说,教育评估方式从偶尔的正式考试转变为频繁的课程作业,同时正规教育年限延长了 3 年。在这种情况下,这所假想的大学虽然仍然维持相同的选拔比例(即录取排名前 10% 的学生),并且仍然基于学业成绩进行选拔,但现在学生还需要在尽责性方面达到前 5% 的水平。

在这种尽责性要求下,许多原本有资格入学的高智商学生可能无法(或不愿)完成教育评估。他们的位置将被那些智商可能较低,但尽责性排名前 5% 的学生所取代。为了满足招生名额,大学可能不得不将录取范围扩大到智商排名前 20% 的学生。这样一来,成功申请者的平均智商将会下降。而那些智商高但尽责性较低的学生则可能被迫就读于门槛较低的大学,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可能失去一些优势。

随着教育系统对毅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一种筛选机制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发挥作用。具有较高尽责性的学生会被选送到门槛更高的院校,而毅力较低的学生则可能被淘汰。虽然考试成绩最优异的学生仍然会同时拥有极高的智商和尽责性,但这样的全才并不常见,因为智商和尽责性之间并不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事实上,现在的教育系统更加重视那些具有较高尽责性的学生,而非高智商的学生。

通常情况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对尽责性的重视程度越高,对智商的选择性就相对越低。

长期、阶梯式、等级森严且充满竞争的教育系统往往会筛选掉高智商人才

随着工作对认知能力要求的提高,智力在预测教育和职业成功方面的作用愈发显著。可以说,智商在更高级的教育阶段和更深入的科研活动中变得尤为重要。相比之下,在较低层次的科学教育、培训和专业实践中,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尽责性)可能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因此,对于常规性、技术性的科研工作而言足够优秀的智力水平,可能完全无法满足前沿性、革命性科研工作的需求。

这揭示了教育系统,特别是科学教育的低层级存在一种内在倾向:选拔出的个人特质与高层级的需求不符。具体而言,低层级教育更倾向于选择尽责性高的候选人,而非智商高的候选人。这是因为在科学研究的初期阶段,尽责性比智力更为可贵,而智商的重要性相对较低(由于认知挑战相对简单)。

在缺乏专门的智商测试(用于识别、保留或提拔最聪明的候选人)的情况下,一个长期、阶梯式、等级森严且充满竞争的教育系统——其中晋升取决于在较为简单、认知要求较低的阶段的出色表现——将会偏爱尽责性最高的个体。与此同时,这种系统可能会筛选掉一些高智商者,而这些人本应能在该领域的高层级阶段展现出更卓越的表现。

这种选拔机制导致的结果是,最高层级的科学界的平均智商很可能低于最优水平。这是因为在较低层级(即认知要求较低的阶段)的选拔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尽责性。考虑到极高的智商可能是成功进行革命性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许多高层科学家因智商不足而无法开展革命性的科学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可能成为了常规科学家——尽管是异常高产的常规科学家(这得益于他们卓越的工作能力和自律精神)。

理论上,高智商人才的流失可以通过在晋升过程中逐步减少保留人数来弥补。这意味着即使失去了一半的高智商人才,如果最终只保留四分之一的人员,这种损失可能就不会被察觉。然而,近几十年来科研资金的持续增长导致专业科研人员数量增加了数倍[2,12],这表明上述这种越来越严格的选拔机制在实际中很难实施。

理想情况下,高层科研群体应该是一个「最高智商精英团队」,其中大多数成员都具备开展革命性科学研究的能力。然而,当代科学界的领军团队更像是一个「最高毅力精英团队」,他们通常难以进行革命性科学研究,而是倾向于从事大量的常规科学工作[2]。

结合考试成绩和智商测试可间接估计尽责性

在科学领域广泛开展智商测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智商测试在多个方面都展现出强大的预测能力[29],尤其是在预测工作表现方面(适用于所有工作,但在认知要求较高的工作中尤为显著)[13]。有诸多理由支持在我们的社会中更广泛地推广智商测试。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有意为之的政治动机扭曲和虚假信息阻碍了这一进程[30]。

在科学领域,智力测试具有特殊价值,因为理解科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智商高度相关。近几十年来,随着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尽责性(相应地,对智商的选拔性降低),正式的智商测试可能变得更为必要。例如,在英国和美国的教育系统中,课程作业的比重显著增加,取代了以往较少的正式、有监督和限时的考试。此外,教育和培训的周期也在不断延长。

对候选人进行智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智商测试结果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异。如果考试成绩排名与智商测试结果排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该考生的尽责性可能异常高或异常低。

这种关系可以通过重组 IQ 与 C 的方程表示:

$$

\text{ 尽责性 } \approx \frac{\text{ 教育成就 }}{\text{ 智商 }}

$$

或者从排名的角度来表达:

$$

\text{尽责性的排名} \approx \frac{\text{ 教育成就的排名 }}{\text{ 智商的排名 }}

$$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综合考虑一个人的教育成就和智力水平,来间接估算这个人的尽责性。

(在机构选拔和职业决策的背景下,我认为这种间接估算尽责性的方法很可能比传统的自我评价人格问卷更为有效[6],主要原因在于它更难以作假。对于高智商人群而言,在自我评价问卷中作弊相对容易,他们只需掌握那些被标记为代表高(或低)尽责性的「正确」答案即可。然而,要在这种间接估算尽责性的方法中「造假」,申请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在智商测试或考试中故意表现不佳——这通常会对其职业前景造成不利影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不诚实的候选人想表现出高尽责性,他可以在智商测试中故意降低表现,使得自己的考试排名高于智商排名。但在绝大多数选拔或就业场景中,这并非明智之举。相反,如果有人想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潜力未充分发挥者」,可以故意在考试中表现糟糕,但在智商测试中全力以赴——这样他们的智商排名就会高于考试排名。然而,这么做的代价是降低考试成绩,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这项比较考试成绩和智商测试结果的活动,旨在使革命性科学的教育或研究机构能够优先选择成绩差的学生而不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举例来说,如果某人的智商位居人群前 2%,但考试成绩仅在前 20%,我们可以合理推断,他考试表现相对较弱可能是因为他在尽责性(C)方面相对较低(尽管仍高于平均水平)。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潜力未充分发挥」。

如果没有可用的人口统计标准,机构可以简单地将候选人的考试成绩和智商测试结果分别排序。若两个排序列表出现明显差异,就可能表明存在潜力发挥过度或不足的情况。例如,一个潜力未充分发挥的人可能在 20 人中智商排第 2,但考试成绩却排第 16。

与之相反的是「表现过度者」,即考试成绩排名显著高于智商测试排名的人。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他们在尽责性(C)方面较高,但智商较低(更加勤奋但不那么聪明)。

宜人性 vs 精神质和创造力

革命性的科学突破需要高智商,但高智商并不必然带来创造力。事实上,一些高智商者似乎缺乏创造力。革命性科学家既需要高智商,也需要卓越的创造力。实际上,革命性科学是人类创造力最重要的展现领域之一,孕育了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标志性人物[8]。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创造力往往与 Eysenck 人格理论中的「精神质」特质的中等偏高水平相关[31]。精神质已经通过大量研究得到验证[6,32]。具有高精神质的人通常表现出较低的宜人性(例如,更加自我中心,不易受群体规范影响)和较低的尽责性(例如,较为冲动,喜欢寻求刺激),同时拥有一种特殊的认知风格,能够流畅、快速地进行联想并产生大量想法。虽然低精神质通常意味着理性和亲社会的人格(这些通常被视为理想的品质),但中等偏高的精神质并非完全负面。它也有积极的一面——体现为一种独立精神和更加自发、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认知风格似乎正是创造力的基础。

极高的精神质往往意味着适应不良(这一点从其名称就可见一斑)。这种个体会表现出极度冲动的行为,无法持续专注于任何事务;极端反社会,甚至可能精神错乱(进而导致入狱或被社会排斥);思维过程极度混乱,呈现神经质特征,伴有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可能导致语无伦次、无法就业,甚至需要住院治疗)。然而,Eysenck 的研究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中等偏高程度的精神质与创造力密切相关。这一结论基于多维度的创造力评估,包括实际成就、实验室测试,以及对易患精神病个体创造力的测量[8,31,32]。值得注意的是,在各个领域(不仅限于科学,还包括艺术)中创造出最杰出成就的个体,往往具有中等偏高的精神质[8]。

从革命性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要将科学引向全新的方向,需要个体具备相当程度的独立性,能够突破群体规范的束缚;同时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中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置他人感受于不顾;此外,还需要一种能够产生新颖思想的思维模式。相比之下,精神质较低的个体可能过于顺从,易于屈从于权威;过度畏惧社会制裁,不敢冒险;思维过程过于循规蹈矩,难以产生和追求具有颠覆性的原创(即创造性)成果。因此,低水平的精神质虽然可能更适合从事常规科学工作,但对于追求革命性科学突破的研究者来说,却可能成为阻碍。

总的来说,「天才」很可能具有中等偏高的精神质。如果这一观点成立,那么它对科研人才的选拔将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创造力与宜人性及尽责性呈负相关。因此,现今的科研职业体系——强调高度的尽责性,倾向于选择性格随和、善于社交的人——不仅无法选拔出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反而可能会将这些人排斥在外。

革命性科学机构应着重选拔高智商、富有创造力且精神质相对高的人才

因此,如果顶尖的科研教育和培训机构的目标是选拔最优秀的天才——即那些有潜力在本领域引领变革的科学家——那么当前的人才选拔方法和职业发展体系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首先,顶尖研究机构需要了解申请者的智商。如前所述,智商测试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能够识别那些智商高但考试成绩不突出的「潜在人才」。这类人可能在尽责性方面略显不足,导致他们在不感兴趣或不投入的任务中表现欠佳。然而,如果他们的毅力足以支撑他们进行独立研究,那么他们的尽责性可能已经足够高,能够在自己选择的、能带来更直接回报的问题上投入大量持续的努力。因此,一个在学校和本科阶段感到乏味、缺乏动力的人,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可能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热情和干劲。选择智商高、尽责性达标的科学家,还能增加中等偏上精神质个体的比例——这些人有潜力成为富有创造力和革新精神的科学家。

目前,创造力还无法直接通过选拔获得。尽管存在一些创造力的心理测试[6,8,31,32],但这些测试的有效性尚不确定,特别是在预测革命性科学所需的高水平创造力方面。然而,顶尖科研机构完全可以、也绝对应该避免他们目前(无意中)抑制创造力的选拔做法。

以许多顶尖大学的录取程序为例,它们在要求申请者提供参与社区服务、团队运动、担任管理职责或加入戏剧、音乐团体等活动的证明时,可能无意中筛选掉了具有创造力的候选人。选择最「善于交际」的学生或许能营造出更愉快、更富有活力的校园氛围,也能形成一个更友好、更易管理的学生群体。然而,这种倾向于排斥不善社交或不太圆滑的个体的策略,很可能会限制未来最优秀的理科毕业生的潜在成就。

相比之下,那些选拔标准不太严格的「常规科学」教育和培训机构,其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可靠但较为常规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或需要细致入微的工作的人才,可能会更合理地关注选拔平均尽责性(C)较高的学生——但这不可避免地会以牺牲智商(IQ)为代价。因此,这些机构可能会招收一批「超常努力者」学生,他们具备长时间稳定工作的能力。此外,这些机构可能还希望选择宜人性高的学生,以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无论科学人才选拔的具体目标如何,将考试成绩与智商测试结果结合起来,都能比单纯依靠考试更加精确、全面且客观地评估个人能力。

超凡脱俗的真理探索者

简而言之,我的观点如下:

  1. 教育成就是智商与尽责性(C)的乘积,但两者并非高度相关。

  2. 现代教育通过延长教育周期和改变评估方法,逐步提高了对尽责性的要求。

  3. 因此,当今的教育成就越来越倾向于奖励尽责性,而非智商。

  4. 然而,革命性的科学研究仍然需要高智商,且智商越高越好。

  5. 所以,在智商至关重要的革命性科学领域,人才选拔不应仅仅或主要依据教育成就;还需要辅以直接、正式的智商测试。

  6. 此外,革命性的科学研究需要很高的创造力,这与中等偏高的精神质相关。然而,现代教育和科学界强烈倾向于选择高尽责性、高宜人性的人,因此降低了精神质。

  7. 因此,现代科学的教育、培训和职业体系往往会抑制平均智商水平,并淘汰创造力——而这两者恰恰是在革命性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关键素质。其结果是,当今的顶尖科学家可能不如理想状态下那般聪明和富有创造力,而且在智力和创造力方面很可能明显逊色于往日的顶尖科学家。

回顾历史,科学家的教育和培训过程曾经要简短得多——许多科学家在二十多岁中期就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这种相对简短的过程大大降低了对尽责性和宜人性的要求。对于一个尽责性适中的人来说,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只需几年的辛勤努力就能达成所愿。而对于一个不那么善于与人相处的人来说,他也无需与众多上司和团队周旋,从而避免了可能会阻碍他职业发展的人际关系问题。

此外,过去衡量教育能力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频率相对较低、限时、有监督且事先未知的正式考试。在这种考试中,考生需要快速调动和组织知识。与近几十年来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的频繁「课程作业」相比,这种正式考试可能更能反映学生的一般智力水平(即与智商的相关性更强)。相较于正式考试,课程作业更倾向于奖励学生的尽责性而非智商,因此更受那些尽责性高但智力相对较低的学生青睐[33]。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何当今的顶尖科学家如此平庸乏味?答案主要在于,科研界对长期艰苦奋斗和避免社交争议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趋势在潜在的优秀科学家还未开始独立研究之前,就已经开始阻挠、淘汰和忽视他们。更令人担忧的是,后期繁重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可能会使更多聪明有趣的人才流失。如今,经过漫长培训过程脱颖而出的科研人员与半个世纪前的科学家有着显著差异。他们自然而然地推动科学朝着造就自身成功的方向发展。因此,现代科研领袖往往更加重视科研人员在漫长而枯燥、与科研本质关系不大的工作中的表现,并主要根据他们稳定产出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来评判。这些要求无疑会抑制创造力和智力的发挥。

近几十年来,科学界的人才选拔机制发生了变化,这似乎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经过完整专业训练的科研人员平均智商和创造力的下降。这种变化可能会特别影响革命性科学研究的表现,但却可能提高常规科学研究的水平。在常规科学研究中,只要智商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毅力和社交能力可能更为关键。实际上,这很可能就是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因为绝大多数科学家都从事常规科学研究,因此常规科学的要求往往占据主导地位[2]。然而,这种变化对智商和创造力降低的具体影响程度尚未被量化,这构成了一个值得未来进行实证研究的课题。

与其维持现有的教育和职业体系——它过分强调选拔具有超常尽责性的人才,而对智力和创造力的要求却相对较低,革命性科学需要一个全新的体系。这个新体系应该优先选拔具有超常智力和高创造力的人才。在这个体系中,尽责性只需要达到一个能够确保独立科学家投入长时间、艰苦工作的水平,使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那些自己选择的、令他们着迷的问题。同时,宜人性只需要达到能够排除精神病患者和反社会人格者的程度即可。

Eysenck 的研究[8]表明,选拔精英科学家的标准是高智商和中等偏高的精神质。乍一听,这似乎是在培养天才骗子的配方。然而,还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精英科学家家必须对真理的超验价值具有职业奉献精神。Charles Murray 在其对人类卓越成就的权威研究中[34]得出结论,天才的诞生离不开一个将超越性价值视为生命的社会环境。因此,伟大的革命性科学成果,是由追求超越性真理的个人在同样崇尚真理的氛围中工作的产物。

正是这种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将伟大的独立科学家与那些仅仅利用科学谋取私利的聪明骗子区分开来。当然,要识别这种对真理的追求,需要科学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将超越性的真理追求置于毅力和社交能力等社会美德之上——而这样的观点在当今科学界并不常见。由于缺乏这种活跃的超越性价值观,科学已退化为单纯追捧社会美德,将同行认可奉为圭臬,视为最高裁决[35]。毫不意外,这样的科学界会过分推崇尽责性(C)和宜人性(A),而低估智商和创造力的价值。

当前科学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许多科学领导者本身缺乏追求真理的品质,因此也难以在他人身上识别这种特质。这意味着革命性科学(或称「纯粹」科学)可能需要在一种新的「真理追求者传承」的基础上重建。这个重建过程应该从那些少数杰出的科学家开始,他们凭借智慧和创造力,成功地突破常规,获得了高地位和权威的专业地位[36]。

那些智商极高,同时精神质中等的人,可能会被认为很聪明,但在日常社交中可能显得过于自私、不稳定或不切实际。然而,恰恰是这些看似古怪却富有洞察力的奇人,对于推动革命性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代社会需要一个特殊的场所,让那些聪明、不擅社交但富有想象力的人能够发挥才能,同时又能避免他们因能力和想象力不受常识、慷慨或群体规范约束而对社会造成伤害。科学界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平台:欢迎并培养这些有创意的怪才——前提是他们也是真正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人。

致谢

Richard Lynn、Phil Rushton、Wendy Johnson 和 Ian Deary 等学者(有时是在不经意间)为这场学术辩论做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然而,我必须明确声明,他们对我如何运用他们的思想和见解不承担任何责任。毫无疑问,我在学术上最大的亏欠是对已故的 Hans Eysenck,尤其是他的著作《天才:创造力的自然史》(Genius: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eativity)[8]。

参考文献

[1] Charlton BG. Why are scientists so dull? Oxford Mag 2008;281:7-8.

[2] Charlton BG, Andras P. The 'down-shifting' of UK science. Med Hypotheses 2008;70:465-72.

[3] Duckworth AL, Seligman MEP. Self-discipline outdoes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Psychol Sci 2005;12:939-44.

[4] Duckworth AL, Seligman MEP. Self-discipline gives girls the edge. J Educ Psychol 2006;98:198-208.

[5] Duckworth AL, Peterson C, Matthews MD, Kelly DR. 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 term goals. J Personal Soc Psychol 2007;92:1087-101.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7] Barrick MR, Mount MK.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 analysis. Pers Psychol 1991;44:1-26.

[8] Eysenck HJ. Genius: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9] Kuhn T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0.

[10] Charlton BG. Scient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elite 'revolutionar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ions by analysis of trends in Nobel prizes 1947-2006. Med Hypotheses 2007;68:931-4.

[11] de Solla Price DJ.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and beyo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12] Ziman J. Real scien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 Gottfredson LS.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differences in schooling within diverse societies. In: Frisby CL, Reynolds CR, editors. 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school psychology. Hoboken, NJ, USA: John Wiley and Sons; 2005.

[14] Mackintosh NJ. IQ and human intellig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5] Roe A. The making of a scientist. New York: Dodd, Mead and Company; 1952.

[16] Lynn R, Vanhanen T. IQ and global inequality. Augusta, GA, USA: Washington Summit Publishers; 2006.

[17] Terman LM. The gifted group at mid-life: thirty-five years follow-up of the superior chi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human capital over two decades. Psychol Sci 2006;17:194-9.

[19] Lynn R. Dysgenics. Westport, CT, USA: Praeger; 1996.

[20] Nettle D. Intelligence and class mobility in the British population. Brit J Psychol 2003;94:551-61.

[21] Deary IJ, Strand S, Smith P, Fernandes C.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ntelligence 2007;35:13-21.

[22] Chamorro-Premuzic T, Furnham A. Personality, intelligence and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Personal Individ Diff 2008;44:1596-603.

[23] Chamorro-Premuzic T, Furnham A. Personality predicts academic performance. J Res Personal 2003;37:319-38.

[24] O'Connor MC, Paunonen SV. Big five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post-secondary academic performance. Personal Individ Diff 2007;43:971-90. prediction of behaviour: a multitrait-multimethod approach. Personal Individ Diff 2008;45:160-6.

[26] Lynn R. The global bell curve. Augusta, GA, USA: Washington Summit Publishers; 2008.

[27] Nettle D. Personality: what makes you the way you ar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8] Moutafi J, Furnham A, Paltiel L. Can personality factors predict intelligence? Personal Individ Diff 2004;38:1021-33.

[29] Deary IJ. Intellige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0] Charlton BG. Pioneering studies of IQ by GH Thomson and JF Duff. Med Hypotheses 2008;71:625-8.

[31] Eysenck HJ.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sychoticism. Personal Individ Diff 1991;13:757-85.

[32] Stavridou A, Furnham 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ticism, trait creativity and the attentional mechanism of cognitive inhibition. Personal Individ Diff 1996;21:143-53.

[33] Chammaro-Premuzic T, Furnham A, Disson G, Heaven P. Personality and preference for academic assessment. Learn Individ Diff 2005;15:247-56.

[34] Murray C. 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 to 1950.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3.

[35] Charlton BG. Figureheads, ghost-writers and pseudonymous quant bloggers: the recent evolution of authorship in science publishing. Med Hypotheses 2008;71:475-80.

[36] Charlton BG, Andras P. The future of 'pure' medical science: the need for a new specialist professional research system. Med Hypotheses 2005;65: 419-25.